注册  |  登录
让“两面人”无处遁形返回总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思想
廉政思想

让“两面人”无处遁形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 2024-05-30 15:02:00   浏览:1667次  字号: [大] [中] [小]

“我在同事面前表现得认真负责、坚守原则,在家人亲戚面前表现得大义凛然、不徇私利,其实背地里却是商人老板的‘打工人’……”近日,媒体报道了四川省南充经济开发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弋学强严重违纪违法案例。他功成名就、当官发财都想要,但又不想落人口舌,于是便精心打造人设,台上台下切换角色,沦为“两面人”,最终被撕下伪装、懊悔莫及。

擅长伪装、热衷演戏,为自己涂上“保护色”,是弋学强这类“两面人”的典型特征。弋学强在台上是同事眼中的榜样、亲戚眼中的清官,苦口婆心教育下属洁身自好,亲哥哥想到园区干工程被一口拒绝,台下却与商人老板谈合作,用“务实服务”获取“感谢费”。无独有偶,原浙江富春山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林平,表面上是经常半夜跑到工地督促施工的“三好”董事长,实际上却大搞权钱交易,虚假人设崩塌时,其同事和家人都感到不可思议。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张德友,长期标榜“清正廉洁”“百毒不侵”,对待亲友也从不偏袒,但背后却大肆受贿。这些“演技派”腐败分子把岗位当舞台、把公众当观众,往往长期伪造人设,欺骗组织、欺骗群众,甚至连亲朋好友都蒙在鼓里,“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说一套,做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

细究“两面人”心理,并不是完全不懂纪法、不知敬畏,无非是“识得破、忍不过”,内心的贪欲超过了对纪法的敬畏。明知“伸手要被捉”,却依然想伸手,怎么办?于是就用演技欺骗。比如弋学强,他一面拿拒绝亲戚当挡箭牌,一面物色“稳当”朋友搞权钱交易,以为这样就能避免落人口舌。一言以蔽之,还是侥幸心理作祟,其颇具隐蔽性和迷惑性的自我包装行为,恰恰折射了内心的惶恐不安。事实上,随着反腐败向纵深推进,权力被关进制度笼子,信息社会让人们日渐成为“透明人”,所谓的“稳当”行为毫无稳当可言。演技再好,骗不过如山铁证。再精致的人设,也有崩塌的一天,徒留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笑柄罢了。

“两面人”装得很正、藏得很深,被揭开面具时往往让人“大跌眼镜”,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必须尽早辨别出来、清除出去。要严格落实考核评价、选人用人等制度规定,对干部既听其言、更观其行,既看台上、更察台下,既强化日常考核,更看重大任务、关键时刻的表现。特别是在选人用人中,严把政治考察和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有效识别“戏精”,防止其换个舞台继续表演。

一个人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人。党员干部须谨记,对党忠诚、表里如一,是立身从政之本。摈弃“两面人”、争做老实人,才是行稳致远的正道坦途。(姜艳艳)



相关链接 < 返回列表
  • 上一篇文章:容错纠错激励担当作为
  • 下一篇文章:惩治蝇贪蚁腐 解决急难愁盼
  • 热点新闻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重要讲话精
      全会观察丨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推进
      读懂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公报中的新
      2024年国家安全机关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取
      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 坚定不移强化政
      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 为坚决打赢反腐败
      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正风护民利——评电视专题片《反腐 为
      新视野丨首发经济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路径
      业务丛谈丨紧盯基层治理难点持续发力
      学有所悟 | 着力加强学理化研究阐释
      前沿访谈 | 从古典文明中寻求智慧汲
      营造崇廉尚洁浓厚氛围
      实践与思考丨推动形成办案治理监督教育
      纵深推进税务系统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记者观察丨持续彰显正风肃纪决心
      镜头丨聚焦特色产业强化监督
      记者观察丨保障风清气正营商环境
      本网评论丨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
    相关链接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纪委      · 最高检      · 最高法      · 中国法学会      · 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   

    版权所有: 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 编辑:池晨旭 备案号:京ICP备10012170号-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东路4号院,邮编:100081,电话:010-66525588-2106 电子信箱:zgffclf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