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性叙事返回总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思想
廉政思想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性叙事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3-15 10:24:43   浏览:230次  字号: [大] [中] [小]

  今年春节期间,潮汕英歌舞、福建游神等传统民俗活动刷屏走红,刮起中华传统文化之风。图为2月14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4年春节英歌舞展演巡游活动。新华社发(姚军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明表达,在继承中发展中华传统文明,在比较中借鉴西方现代文明,旨在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代表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应当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适应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明的主体性叙事指的是一种文明在独立自主的文化创造性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精神建构方式和价值表达方式,不仅具备文明发展的内源型动力,而且对人类文明具有引领性价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性叙事,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一是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奠定文明主体性叙事的深厚底蕴;二是具有鲜明的文化价值内核,构成这种文明叙事与其他文明叙事的本质区别;三是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即这种文明叙事能够代表人类文明方向。

  历史主体叙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来源于民族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文化与国运往往呈现同向律动,国运昌明之时,中华文明就能创造灿烂的成果。在传统社会中,中华文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创造了以儒家文化圈为主导的人类文明主流叙事。在传统到现代的转换中,西方社会率先建构起人类现代文明的主体性叙事,中华文明未能及时完成文明形态转向和文明叙事更新,一度被西方现代文明所主宰和定义,被迫让渡了自己的主体性叙事。事实上,近代中国的民族抗争,同时隐藏着一场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之间的激烈交锋。西方的殖民统治使中国人逐渐意识到,只有学习西方、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然而,在西方“炮火启蒙”下觉醒的中华民族,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陷入一种矛盾,即如何在保持源远流长历史连续性的同时,实现对本民族现代文明叙事的主体性建构。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运用,彻底扭转了日渐沉沦的国运,引领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强国之路;在洗刷民族耻辱的过程中进行文明再造,改变了中华优秀文化被西方现代文明压制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契合,从“平均贫富”到“共同富裕”的物质文明立场,从“民惟邦本”到“人民至上”的政治文明价值,从“厚德载物”到“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的精神文明追求,从“义利兼顾”到“公平正义”的社会文明思想,从“天人合一”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从“协和万邦”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文明创造,中华文明在孕育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智慧中,发展出自身的现代形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旨在创造崭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个文化生命体既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智慧,又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现代价值;既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张力,又显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主体自觉。

  更进一步来讲,“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是互为因果的两个方面:“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交融,书写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意味着以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描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篇章。这两个篇章的交相辉映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也正是基于“第二个结合”的伟大创造,中国传统文化才得以摆脱近代以来被否弃的被动局面,重塑自身的主体性叙事,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和根源。

  价值主体叙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之魂

  任何文明要想立得住、行得远,彰显引领力和辐射力,就必须拥有鲜明的主体性价值根基,就必须具有充分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是重塑中华文明主体性的“魂脉”,赋予了中国现代性建构的主体资格,塑造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主体叙事,从文明主导逻辑和文明核心价值这两个维度上实现了对西方现代文明的价值超越。

  从文明主导逻辑看,实现人民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资本逻辑是西方现代文明的底层逻辑,它以资本增殖为第一目的,以资本私有制为经济基础,以资本权力为控制手段。一方面,形成对人的“物役”,物的世界的增值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另一方面,形成“人役”,牺牲多数人的利益来满足少数人的利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高举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形态。人民既是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财富创造的主体,又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享有主体。

  从文明核心价值看,实现集体主义对个人主义的超越。自启蒙运动以来,理性至上和个人主义在西方世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核心价值取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马克思主义在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群体性追求的同时,也在现代社会主义中塑造出“共同体”思维取向,集体主义价值观构成了社会主义价值根基。

  人类文明形态主体叙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代表人类文明发展方向

  自人类进入现代社会,西方文明伴随着资本全球化扩张成为人类现代文明的主流文明形态,西方文明主体性得到前所未有发展,试图人为制造以西方为中心的地缘文明势差,以西方文明所谓“普遍性”裁剪人类各民族文明的“特殊性”。西方国家引领的现代化蕴含着资本扩张、政治颠覆、殖民掠夺和文化渗透,造就了以“中心-边缘”结构为价值框架的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秩序。因此,西方文明的主体叙事是在解构其他文明主体价值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资本逻辑基础上文明霸凌的产物。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西方文明所表现出的暴力与专横,日益加剧了文明的自我分裂和自我逆转。

  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代表的新型文明形态,正在形成并得到世界广泛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体性的出现不仅是对历史文明的创造性转化,更是在同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交锋中,以文化自信的心理和姿态重塑人类文明秩序,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巩固发展自身主体叙事。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审视人类现代文明和省思自身文明基础上,形成了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创造出与西方现代文明形态不同的叙事逻辑。其一,以文明平等论作为文明形态创构基础。秉承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理念,在承认文明多样性的同时坚决反对种族优越和文明等级划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体地位之所以在国际传播中越来越具有影响力,就在于其对文明平等的维护。其二,在文明平等基础上谋求文明互鉴。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旨在改造不对等的世界格局和文明发展秩序,倡导各种文明以开放包容推崇文明互鉴,消解文明隔阂,凝聚文明共识。其三,塑造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文明新形态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一共同价值是对西方普世价值的超越,反映了中华民族基于人类公共利益和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努力探寻全世界人民“如何共同生存”的最优解,尊重保障一切弱小、贫穷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权利,奉行公正义利观,以文明平等取代文明优越,以互利共赢替代零和博弈,以价值共享超越价值霸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人类文明形态的主体叙事为人类文明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全新价值视界,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也必将在人类现代文明创构中继续书写崭新华章。(张九童 邹广文 作者分别系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相关链接 < 返回列表
  • 上一篇文章:涵养“作之不止”的境界追求
  • 下一篇文章: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
  • 热点新闻
      重庆市荣昌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妇联等单位开展“清风
      山西通报6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
      坚持正风反腐一起抓
      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突出位置
      推动兜牢食品安全底线
      原原本本学 融会贯通学 联系实际学
      严惩靠企吃企腐败问题
      下更大气力纠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
      清风拂沈水 廉韵长传续
      重庆多方位收集群众诉求
      浙江持续打好组合拳
      严查违规从事有偿中介活动
      “第九届中国廉政理论高端论坛”在京举
      严查变相公款游
      关龙逢
      皋陶
      贾谊的廉政思想
      下大气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持续提升基层执纪执法水平
    相关链接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纪委      · 最高检      · 最高法      · 中国法学会      · 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   

    版权所有: 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 编辑:池晨旭 备案号:京ICP备10012170号-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东路4号院,邮编:100081,电话:010-66525588-2106 电子信箱:zgffclf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