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佑(735—812),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理财家。历任济南郡参军、抚州刺史、江淮水陆转运使、户部侍郎、岭南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在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任宰相,封岐国公。杜佑宦海一生,政绩卓著,倾36年心血撰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典志体史书《通典》,以终生手不释卷的三朝宰相名标青史。
杜佑出身于唐朝显赫的世家大族之一——京兆杜氏家族,自汉至唐,杜氏一门代有人物,威权炽盛,当年长安有民谚云:“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意即韦氏与杜氏这两家名门望族,历代衣冠鼎盛,与皇帝近在咫尺,占尽风光。
贞元五年(789年),杜佑升任检校礼部尚书、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并充任淮南节度使。杜佑组织当地百姓开挖雷陂,大规模扩大灌溉面积,开垦沿海荒弃的滩涂为良田,大大促进了当地生产发展,积藏的粮食达到50万斛,排列码放在30座兵营,兵强马壮,士气高昂。
杜佑为当时朝廷走出经济困境作出了突出贡献。他非常重视人口统计,继承和发展了管仲的统计估算法,管仲曾根据平均每人的食盐消费量,估算出提高盐价后可增加的财政收入;杜佑则根据当时全国食盐消费量,估算出全国总户数大约为500万户。
杜佑自幼刻苦向学,博览群书,打下了深厚的学问功底。他17岁步入仕途,任职四方,主政州郡,又先后在刑、工、户、御史台、度支等多部门交替任职,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状况有切身的体会和广泛的了解,对朝政的得失特别是弊端有较为清醒的认识,这为杜佑撰写《通典》提供了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充分的实践经验材料。
杜佑在宦海沉浮中目睹了开元盛世的励精图治和繁华兴隆,目睹了安史之乱后的政治衰败和社会动荡,促使他从政治得失的视角去探索历史变迁的真正原因。杜佑巧妙地利用这一优势条件,在繁忙的政务之余,宵衣旰食,手不释卷,孜孜以求,几十年如一日,考究历代典章制度的源流,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将对历代典章制度的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学以致用,撰成皇皇巨著《通典》。
《通典》成书于唐宪宗贞元十七年(801年),共200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九典,子目1500余条,约190万字,记述了上至远古黄帝时期下迄唐朝天宝末年的制度沿革,其中对唐代制度的叙述尤为详细。《四库全书总目》评论此书“详而不烦,简而有要,原原本本,皆为有用之实学,非徒资记问者可比”。
元和七年(812年),杜佑身染沉疴,请求退休,唐宪宗依旧不允。杜佑又接连四次上表宪宗,坚决请求退休,宪宗不得已,只得让他以光禄大夫、太保之职致仕,但仍让他在每月初一和十五日上朝,派宦官赐予厚礼。是年十一月,杜佑溘然长逝,宪宗为之废朝三日,追赠太傅,谥号安简。
为人平易逊顺,
与物不违忤,
人皆爱重之,
方汉胡广,
然练达文采不及也。
——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杜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