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古时期到先秦,廉政社会文化与廉政思想、廉政制度互相影响、互相激荡,在相互促进中有了初步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社会舆论成为其独特内容之一。这种舆论主要表现为社会大众自发地对贪官污吏的鞭挞和对廉洁为政者的歌颂。社会舆论成为时人表达廉政理念和廉政诉求的主要形式。上古时期,社会舆论对廉洁政治的歌颂主要表现在对以 “五帝” 为代表的执政者的赞美和传颂上。人们对 “五帝” 的事迹口口相传,热情讴歌,甚至加以神化,塑造贤明、智慧、勤政、廉洁的君主化身,使其成为后世帝王的楷模。对于其他贤明的氏族领袖,人们也给予美好的称谓和广泛赞誉:当时,高辛氏 (帝喾)有八个后代,个个英明诚恳,被称为 “八元” ;高阳氏(颛顼帝)有八个后代,人人忠厚慈和,被称为 “八恺” 。“元” 是非常善良及有才能的意思, “恺” 的意思是和乐与和善。 “八元” 八恺” 成为美好的称谓,被后世继承,成为高尚品行的代名词。
该时期,与廉政对立的观念一一贪酷也随之产生,社会舆论也对其进行了无情的抨击,主要形式是为贪酷者取外号。当时人们称贪酷的四个代表人物为 “四罪” ,并分别给他们起了丑恶的外号:残暴凶狠的欢兜被称为 “浑沌” ,不讲忠信的共工被称作 “穷奇” ,冥顽 不化的鲧叫作 “梼杌” ,贪财贪食、穷奢极欲的三苗被叫作 “饕餮” 。浑沌、穷奇、梼杌、饕餮被合称为 “四凶” ,是中国神话中由上古时代的舜帝流放到四方的四个凶神。其中,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后 被撑死,所以成为贪欲的象征,由此可见,贪食、贪财的三苗被称为 “饕餮” 恰如其分。
社会舆论对贤明者的歌颂和对贪酷者的鞭挞,实际上反映了刚从蒙昧时期走出来的先民们朦胧的廉政意识和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