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坚持胸怀天下返回总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文化
廉政文化

坚持胸怀天下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1-11-23 14:52:25   浏览:500次  字号: [大] [中] [小]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胸怀天下”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其实,“胸怀天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体现,可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经典表述。

  “胸怀天下”体现在马克思青年时期就树立起的崇高理想之中。1835年,17岁的马克思以《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为题,完成了德语考试的毕业论文。在论文中他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些话语也成了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写给未来自己的寄语,表明了他为全人类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志向。即使后来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马克思仍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成就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人生。

  “胸怀天下”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之中。他们在1845年至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今天,我们的每一秒都是这种“世界历史”中的全球性时刻,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前瞻性的预见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历史也就越来越成为世界的历史、“天下”的历史。

  “胸怀天下”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之中。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坚信历史潮流奔腾向前,只要人民成为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人、“天下”的主人,共产主义理想就一定能够在不断改变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中一步一步实现。

  “胸怀天下”也体现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国传统“天下”观念,既是一个空间意义上对全部世界、整个大地的描述与想象,又具有政治学、伦理学意义上的价值原则,即“天下”的代表者是人民,“天下”是指包含所有人在内的整个人类社会。《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为人们刻画了最理想而崇高的政治目标,描绘了最远大而美好的社会愿景。《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日用而不觉的经典名句。对中国人来讲,“胸怀天下”是一种深厚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基因。

  中国共产党人既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把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作为自己的追求,始终胸怀天下、立己达人。毛泽东指出:中华民族是有“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中国是一个大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需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要有世界眼光。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树立世界眼光,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国外学来的科学真理。回望百年奋斗历程,我们更要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胸怀“两个大局”,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进步一边。

  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的“地球村”正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等诸多挑战,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将秉承“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的理念,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

  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贡献。

相关链接 < 返回列表
  • 上一篇文章:培养良好历史感
  • 下一篇文章:冬奥备战冲刺阶段的廉政谈话
  • 热点新闻
      重庆市长寿区纪委监委紧扣现代农业机械化、智能化
      学习贯彻纪律处分条例 | 促进执纪执
      扶苏
      “天网2024”行动正式启动
      网言网语丨把严的标准树立起来 把严的
      持续深化整治加重基层负担问题
      扬清风 送正气 福建组织优秀廉政剧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凝聚全球合作共识—
      东风拂面日月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世
      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性叙事
      涵养“作之不止”的境界追求
      加大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甄别查处力度
      阔步春风里 奋进向未来
      学习贯彻纪律处分条例 加强全方位管
      庄子
      持之以恒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涵养正气“治未病” 访全国人大代表
      孙叔敖
    相关链接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纪委      · 最高检      · 最高法      · 中国法学会      · 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   

    版权所有: 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 编辑:池晨旭 备案号:京ICP备10012170号-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东路4号院,邮编:100081,电话:010-66525588-2106 电子信箱:zgffclf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