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汉时期的惩罚机制返回总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制度
廉政制度

汉时期的惩罚机制

来源: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   发布时间: 2021-10-19 15:09:15   浏览:536次  字号: [大] [中] [小]

汉朝对于官吏滥用职权、牟取私利、有悖操守、触犯刑律的行径,上至“三公九卿”,下及郡县小吏,均须按律接受惩罚,以此澄清吏治,严明纲纪。若执迷不悟、不思悔改,将会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置,惩罚措施得力,且为人信服,则能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功效。


同奖励制度一样,对官吏的惩罚首先体现于职务的降免方面,“左迁”“罢”“黜”等皆为降职专用术语。其次,惩罚措施亦可体现于俸禄方面,称为“贬秩”。如果所犯问题严重,亦可对涉案官员同时采取降职和罚俸的惩罚措施。

两汉时期,除对贪污定罪极严外,对于因地方盗贼四起而治理不力的官吏也会进行极为严厉的惩罚。

出于对清廉政治的向往及要求,两汉对贪污贿赂定罪处罚甚为严格,“依当时律条,臧直十金,则至重罪”。文帝十三年(前 167 年),制定法律为:“吏坐受赇枉法,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同时,若主管官员对于贪赃枉法之徒知其行而置若罔闻、姑息包庇,则与其同罪。据史书记载,汉景帝得知社会上出现“或诈伪为吏,吏以货赂为市,渔夺百姓,侵牟万民”的现象,而县丞作为长吏竟然“奸法与盗盗,甚无谓也”,于是命令“二千石各修其职;不事官职耗乱者,丞相以闻,请其罪”。

两汉时期,将境内盗窃治理情况列为地方官考核的重要内容,如果对于境内盗窃现象无所作为,则属于渎职行为,可依“沉命法”最高判至死刑:“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e

而对于极为重视官员考核的汉政权来说,如果主管官吏出现选举不实的情况,也要接受相应的严格惩罚。f

相关链接 < 返回列表
  • 上一篇文章:汉时期的奖励机制
  • 下一篇文章:审核到案情况说明需注意什么
  • 热点新闻
      重庆市荣昌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妇联等单位开展“清风
      山西通报6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
      坚持正风反腐一起抓
      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突出位置
      推动兜牢食品安全底线
      原原本本学 融会贯通学 联系实际学
      严惩靠企吃企腐败问题
      下更大气力纠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
      清风拂沈水 廉韵长传续
      重庆多方位收集群众诉求
      浙江持续打好组合拳
      严查违规从事有偿中介活动
      “第九届中国廉政理论高端论坛”在京举
      严查变相公款游
      关龙逢
      皋陶
      贾谊的廉政思想
      下大气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持续提升基层执纪执法水平
    相关链接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纪委      · 最高检      · 最高法      · 中国法学会      · 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   

    版权所有: 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 编辑:池晨旭 备案号:京ICP备10012170号-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东路4号院,邮编:100081,电话:010-66525588-2106 电子信箱:zgffclfzs@163.com